阅读昭通·人文丨马树碗花与青花魂-尊龙官方平台

 2023-09-24 08:00  来源:昭通新闻网

青花瓷——素胚为胎,青料描绘,经历千度高温煅烧,一抹销魂的青蓝流淌着,从盛唐一路晕染到北京奥运颁奖台,从王宫深宅一路勾勒到寻常百姓家……浩浩荡荡,规模之巨,覆盖之广,令人叹为观止。

青花瓷颜料也称青料,为以氧化钴为主的一种矿物,在云南被称为“碗花”。如今,巧家县马树镇大山中还留有上千口古碗花洞。专家表示,马树碗花极可能是全国乃至全球唯一的古青料矿遗存。

碗花不是花,几年前第一次在巧家县马树镇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更多人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技艺,类似北方农村说的“窗花”,也就是往瓷碗上涂画的一种技法。可惜,马树镇当地百姓对如何做瓷碗已经没有任何记忆,周边农村也没有瓷窑的任何留存。

碗花是勾画青花瓷器的颜料,在我国,更多史籍记载的是,许多地方把这种颜料称为“青料”或“青花”,这是一种由氧化钴、二氧化锰及其他氧化物复合生成的矿物。最近两年,马树镇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并把碗花原料送检,确认马树碗花即为青花瓷青料。

碗花,似乎是一个云南专用的名词,在滇东北一带,不少地方地名为“碗花”。打开使用频率极高的百度地图或谷歌地图,搜索“碗花”一词,出现的地名由昆明开始,往东北一溜儿排开,到紧挨云南的贵州毕节一带戛然而止。这些地方,和青花瓷都有过什么样的渊源?

可是,即使在马树,碗花并不是家喻户晓,年轻人听到碗花,很多是一头雾水。马树本地人,绝大部分也说不清碗花的来源和用途,只知道“自古就有”,关于碗花,印象最深刻的一般都是受老人责骂。少不更事时做了错事,气急了的大人一般会这样骂孩子:“你干脆跳碗花洞得了!”

马树的碗花洞大多分布在由县城进入镇上的公路两侧,有当地人固执地认为,尽管小镇这些年变化巨大,但对一个边远小镇而言,道路变迁恐怕更多要围绕历史上的旧路进行:“先人在开碗花时就考虑了运输,谁知道周围的山上还埋有多少碗花?根本就说不清!”2012年,马树镇组织专人对碗花洞进行初步统计,结果是1600口碗花洞,不过,这些年被人工或者自然填埋了的到底有多少,这个数据还有待进一步整理研究。

马树有一个叫“碗花”的村子,和其他叫“碗花”的地方相比,马树人的记忆更具体。1600口矿洞,规模已经与大型矿山相当,要挖出这些洞子,祖先们费了多少精力?这些矿洞背后又蕴藏着多少文化价值?

比较确定的是青花瓷起源于唐朝,国内能见到的样本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花纹分为两类:中国传统花草和阿拉伯图案。专家认为,这些残片产自河南巩县窑,主要供扬州港外销。

现在可以看到的宋朝青花瓷只有发掘于浙江的10多片残片,研究表明,这些残片的颜料来自浙江本地的钴矿。

元朝是青花瓷真正走向繁荣的时期,元青花多产自江西景德镇。这之后的明清两朝,青花瓷经历了由鼎盛走向衰落的大起大落。

回眸历史,青花瓷发展波澜起伏,其中蕴藏的秘密,有的正在一点点地从历史烟尘中剥离出来,更多的秘密也许只能永远留给历史,再也无法还原。阅读史料,我们发现青花瓷的兴衰和使用颜料也有很大关系:元青花兴起,源于统治者对“青白”颜色的偏好,源于疆土开拓,外销勃兴;还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来自中东的苏麻离青大量东进,这种青料的使用使得元青花有了无法仿制的神韵。清朝后期到民国,青花瓷开始衰落,有专家认为,是中国手工业不敌西方机械化生产的结果;也有人说,化学青料开始使用,使青花瓷再也无法呈现出天然青料的美感。

从青料历史研究来看,马树碗花为其中的珠明料,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大量使用。那么,马树碗花在珠明料中地位如何?都销往何处?如此规模巨大的开采为何突然中止,只留存在口耳相传的民间传承中?

元明两朝是内地移民云南的高峰期,在云南各地,稍加考证,都能发现不少实例。通海县的兴蒙乡,当地蒙古族就为元朝大军的后裔。明朝,征西将军沐英本人镇守云南后,其后代亦镇守云南多年。有专家研究称,明朝移民云南人口超过百万,而那时云南全省人口不过200多万。元明两朝,正是青花瓷蓬勃发展的时代,随大军浩浩荡荡进入云南的人群中,能工巧匠不少,屯营扎兵,驻守边防的同时,也为云南经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些移民中,有没有今天马树人的先祖?

20世纪60年代,在玉溪瓦窑村发现玉溪窑遗址。经考证,玉溪窑始烧于宋元,而止于明,共发现3处窑址,均烧青釉和青花瓷器。玉溪窑被专家称为景德镇之外又一重要青花瓷生产地,已故学者冯先铭先生更是将江西景德镇、云南玉溪和浙江江山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的三大产地。除了玉溪窑外,在云南的建水、禄丰等地的古瓷窑也得到发掘和保护,不断有古青花瓷器被发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火葬棺木中发掘的大量云南烧制的青花瓷器面世后,云南青花正在渐为人知,越来越受到关注。

让人遗憾的是,云南人对云南青花瓷基本没有太多认识,大背景是青花瓷不复历史盛况;也有人认为,云南缺乏高品质高岭土,所做瓷器白度无法和江西相比。

对马树碗花的发现考证,将大力推动公众对云南青花的研究及推广,因此,青花瓷研究也将进入一个更为开阔的天地。

极有可能,马树碗花是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古氧化钴矿遗存。2011年,巧家县组织专家对马树一带的堂琅山古矿冶文化进行考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炳泉在《巧家之旅》一文中说:“巧家马树地区小范围内就存在上千个碗花矿(氧化钴)采矿洞(每100平方米有5—7个矿洞)。氧化钴作为釉料的关键原料,唐代以来一直稀缺,是制作唐三彩、钧瓷、青瓷、青花瓷等必不可少的原料。这里的氧化钴是古代陶瓷业主要也可能是唯一的供给基地。”

不过,马树碗花更是一座值得期待的文化富矿,除了对青花瓷研究本身的学术意义,马树碗花矿洞的发掘研究意义其实远不止于此。

元明大移民后,相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边远的地缘,加上山水阻隔,云南历史上较少兵燹涂炭,留存下许多主流文化标本。云南文化是多元的,浅尝辄止的猎奇观光远远不够,反倒能反哺中原文化研究者,这个奇特的现象尤其值得深思。

马树碗花的研究才刚刚开了个头,就目前情况看,急需以下专业人士加入:地质专家,研究矿脉成因;矿业专家,还原采掘开发过程;陶瓷专家,描述马树碗花用途走向;民俗民族学专家,探寻马树人祖先迁徙之谜。显然,仅仅是这些力量,已经远非当地可以完成。马树镇已经响亮打出“中国碗花之乡”名号,可以设想,以上学术链条一旦打通,改写的绝不止是一个小镇的文化史,正如马树镇一位领导所言:“马树碗花洞蕴藏的,更重要的是价值无法估量的文化。”

如果说,青花瓷是中国文化最广为人知的代表,那么,碗花青料无疑是这一代表的灵魂。文化研究中,实物证据尤其难能可贵,在马树,漫山遍野的千余口古碗花洞,分量早已足够。

在马树镇的几天时间里,巧家县堂琅文化研究课题组的孙世美和马应富始终先后陪伴着我们。据孙世美介绍,其实,他们发现碗花实属偶然。最初,这个课题组成立是为了研究巧家铜、铅的文化。在探究过程中发现了古铜矿洞、铅矿洞的同时发现了大量的碗花钴矿洞。这也印证了最近数十年来,多国的科学家们通过对三星堆等地区青铜器物的铜矿料进行研究,发现巧家堂琅山自古有开采钴矿的历史。

氧化钴作为釉料,唐代以来一直稀缺,是制作唐三彩、青花瓷等必不可少的原料。据史料记载,唐宋从波斯进口,元、明、清从东南亚进口。关于国内出产青料的记载,史书上很罕见。查阅典籍,关于巧家堂狼山钴矿开采,仅《巧家县志》有记载:“碗花,学名氧化钴。矿床集中在小河塘‘碗花洞梁子’周围,前人早开采过。未经勘测,储量不清。”但该记载太过简略,仅说“前人早开采过”,对于矿区范围、开采时间、开采规模、遗址分布、遗址数量等均无详细记录。这给当地的课题小组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所以,研究人员只有经过不断翻阅资料,长时间风餐露宿于大山梁子上,对“碗花”钴矿洞做实地记录考察,并通过各种渠道邀请相关专家前来考证。朱炳泉认为:“如果巧家地区古代确实存在氧化钴的大规模采矿,则可能是唐以前。查明这些情况对于了解我国陶瓷业的发展历史和进一步寻找这一类矿很有意义。”

调查中,孙世美和马应富走访村民,确定开采矿带、矿脉、矿洞,逐一编号、登记,手工绘制开采遗址分布图;了解每一矿洞的开采历史、规模,测量矿洞尺寸,记述矿洞现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并采样。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并统计出巧家堂狼山马树镇、药山镇共43个矿点1681口矿洞,其中保存完好的矿洞456口。此次调查,初步掌握了堂琅山氧化钴矿开采遗址的分布情况,获得了大量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为堂琅文化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遗址主要分布在药山镇子营村和马树镇小火塘一带,均为红土区域,其中马树片区分布在巧家东部从包谷垴经老店、马树镇近100里的红土地区域的马树镇境内。药山镇遗址位于镇政府东南2公里处子营村的山坡上,仅发现一个矿点,现存81口矿洞;马树镇遗址主要位于马树镇境内的小河塘村、马树村一带,几条矿带呈南北纵向分布。开采遗址主要分布于矿带所经过的山包顶部,部分处于山坡上,大部分已被村民填埋,仅存1600口矿洞。钴矿脉带为青砂土。青砂土是一种不带黏性的含红色、粉红色、紫色、白色、灰白色、黄色等颜色的彩色泥土,无石块等硬物,当地人俗称“碗花泥”,也称“红脬甲”,这种泥土一经锄头等翻动后便长期保持疏松。

开采时间是让课题小组最为头疼的事。孙世美说:“仅能以清代钴矿开采旺盛时,以采矿速度快而名传至今的小河塘村敖家的祖先敖满为坐标进行推算。”敖家从敖满推算,至今已有五代人,以每代30年计,敖满采矿时间距今约150年了,则堂狼山钴矿开采距今至少有150年。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当地人买不起墨水写字,就在前人打出的矿堆里捡来矿石研成墨水写字,据说有成人手指一指、二指那样大。由于民间木匠用氧化钴与木漆搅拌后漆棺木,一直都在开采使用,但量不大。

据马应富介绍,清代及其以前的开采技术、方式已无法考证。民国以后,民间开采主要采取从地表显露的矿带上垂直而下,用耙长20厘米的锄头,挖一圆形或椭圆形的矿洞,边挖边将矿土或矿装在能装10斤左右的小撮箕里,用手摇木架绞车将其运出,再从中拣取。矿土距地表1米至5米即可见,其下10米至20米为矿。因担心别人在夜间抢采,又担心别人从矿洞前开洞截断矿脉,所开矿洞必须当天见矿并取完。一口矿洞一般需3人。一人负责在洞内采矿,一人负责摇绞车将矿土及矿运出,一人负责从运出的矿土中拣择钴矿。

通讯员:胡 衷 王 新 文\图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捐赠信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