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视界丨支部上的“薯”光-尊龙官方平台

 2023-11-26 08:00  来源:昭通新闻网

鲁甸县水磨镇党委强化党建引领,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 基地”的马铃薯种植模式,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以组织“薯”光、科技“薯”光、致富“薯”光照亮发展前路,带领群众“薯”写幸福生活。

从5名党员积极参与成立合作社到深耕马铃薯种植十余年;从粗放生长、看天吃饭到精耕细作、科学种植;从自给自足到生产、销售、加工一体化……水磨镇成为了“中国南方马铃薯种薯之乡”。

组织“薯”光

鲁甸县新兴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位于鲁甸县水磨镇,现有社员1268人,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5000余亩,经营场地12500平方米。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68名社员,其中党员仅有5名。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合作社于2012年设党支部,成立了“党支部引着走、专业合作社带着走、农户跟着走”的功能型党支部,选拔能力强、素质高的李寿聪担任党支部书记,由党务工作经验丰富、有一定群众工作经验的党员担任支部委员,目前共有党员8名。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推动合作社与群众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党支部 合作社 基地”模式,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科学种植水平,带领当地群众种植马铃薯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合作社党支部在土地流转、生产、销售中积极做好群众工作,同时保护好群众利益。在合作社务工的党员卢应德介绍,党支部成立之前,管理松散、发展缓慢,党支部建立后,社员凝聚力更强,思想觉悟更高,从一心想从合作社谋个人利益,到能够从整体利益出发干事。社员更团结了。同时,在马铃薯市场拓展、协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上下游产销对接等方面党支部发挥了引领作用。

合作社党支部依托组织优势,积极争取政策力促合作社快速发展,先后从省内外引进马铃薯新品种及杂交品系进行试种,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云薯505、云薯108等新品种。目前,水磨镇马铃薯种薯主要销往昭通市内及贵州、四川等地。合作社在昭通累计推广马铃薯新品种600万亩,增加农民纯收入28亿元以上,不仅为当地群众脱贫攻坚作出贡献,也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增收贡献力量。截至2022年,合作社总收入达1035万元。水磨镇被授予“中国马铃薯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示范乡”和“中国南方马铃薯种薯之乡”称号。

在特色产业发展中,鲁甸县委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成产业发展优势,推广“党支部 合作社 基地”“党组织 企业 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以强村富民为主线,通过示范带动、送技上门、科技助农等形式助推产业提质增效,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是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探索性举措,通过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以基层党组织为战斗堡垒,团结凝聚党员、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销售加工企业、科技能人等一切力量谋发展。

科技“薯”光

当科技与党支部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党支部的建立一是保证了技术的推广,二是保障了群众的利益。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我的研发也不可能得到这么好的推广,保障群众利益也无从谈起。”水磨镇农技站农技员刘飞说,当时研究马铃薯种植技术的初衷仅仅是想带动水磨镇铁厂社区的群众发展,没想到现在能够在全市进行推广。他说,以前群众种植马铃薯很粗放,如今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技术的推广下,群众的种植技能逐步提升。

刘飞,作为鲁甸县新兴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指导,指引并见证了合作社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全过程,和他一起工作的人都称他“科学家”。刘飞从1993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坚守在水磨镇专注于马铃薯研究,主攻马铃薯育种、马铃薯抱窝栽培、微型薯集成栽培技术的完善与推广,先后被评为“昭通市十大科技创新人物”“云南省政府科技兴乡人物”“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昭通市第二届乌蒙工匠、云南省拔尖农村乡土人才等。

2019年,鲁甸县新兴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青薯9号原种生产小面积单测亩产达到6350公斤,刷新全国原种产量纪录。选育推广的马铃薯新品种云薯505,2023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马铃薯主推的20个马铃薯优良品种之一。

致富“薯”光

鲁甸县新兴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建立后,覆盖帮扶了水磨镇所有的脱贫户。“我要种10亩洋芋。”多年前,合作社在帮扶水磨镇滴水村村民张兴祥时,他热切地说出了自己的需要。面对贫困的张兴祥,合作社先垫付了他种植马铃薯的成本,那年张兴祥通过种植马铃薯就赚了上万元。张兴祥曾是村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老党员,如今他通过流转土地已经将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上百亩,每年收入达到20万元。

铁厂社区村民卢应德从合作社成立开始就一直在合作社务工,家里3层楼的砖房宽敞大气,回忆往昔,今年66岁的卢应德称以前因为弟兄多,退役回来后连住房都没有,到处借钱买了瓦房暂时居住。到合作社务工,加上自家种植的马铃薯,生活越来越好,最多的一年从合作社领到8万元。卢应德称,合作社党支部经常组织学习培训,大家通过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学习,抱团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

党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合作社党支部集众人之思创新分红方式,即对于合作社社员采取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马铃薯,非社员则采取市场价收购马铃薯,通过利用“价格差”的收购方式,一方面解决分多分少、吃大锅饭的矛盾,公平合理解决分红问题,另一方面激励群众种植好马铃薯。此外,合作社共覆盖帮扶水磨镇铁厂社区等8个村(社区)“三类对象”共130户520人,这130户直接参与现金分红,每年合作社投入26万元进行帮扶。

群众依靠种植马铃薯走上致富路,如今水磨镇成了名特产品“噜咪啦”土豆片原材料的主要供给地,还依靠马铃薯资源发展农文旅观光旅游。

水磨镇依托基层党组织,把党建引领优势转化为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激活“红色引擎”,整合产业、技术、市场等,为“三农”发展提供了动力,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昭通日报记者:杨 明 苏 秀 文\图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捐赠信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