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深度丨移民生活不断向好-尊龙官方平台

 2023-12-04 08:00  来源:昭通日报

西来之水变为东去之电,白鹤滩水电站发电后,为国家发展默默贡献。心安处,即是家。巧家县移民群众满怀期望,在自身的创业创新以及政府部门的帮扶下,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美好生活的路上越走越起劲——

 

截至10月12日,白鹤滩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正从乌蒙山腹地送往长三角地区。

巍巍白鹤滩,深深移民情。

白鹤滩水电站。

“水库移民”四字,重若千钧。移民群众响应国家号召,舍小家、为国家,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那方水土,在留恋、惶惑与期盼中,颠簸着来到一个新的地方生活。

迤逦风光。 

水库移民工作,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改善民生。移民后如何改善他们的生活、增加民生福祉,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巧家县依托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努力创造湖滨生态、避寒康养、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生活环境,致力高标准打造集湖光山色、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民俗文化等为一体的湖滨旅游康养目的地。

碧波荡漾,水阔山青。

走进巧家县蒙姑镇十里坪社区一排排小别墅典雅亮丽,一片片绿地花团锦簇,77岁的岳学海正在侍弄着花草。他家从牛滚凼搬到十里坪已经有两年多了,儿子孝顺,生活安逸,在宽敞明亮的房屋内,一家人其乐融融。

10月10日,细雨蒙蒙,岳学海父子俩再次踏上了停靠在金沙江岸边十里坪的自家的轮船。50年前,岳学海在船上依靠载客运货为生;50年后,父子俩在船上赏景畅怀,一样的遥望,却是两番情景。

岳学海在金沙江上渡船,这一渡就是50年,直到2021年,白鹤滩水电站下闸蓄水,他们的轮船只能搁置岸边。

岳学海。 记者 莫 娟 摄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乘船是两岸村民往来最便捷的选择。当时农村挣钱的营生少,推船这一行最风光。”岳学海说。岳学海口中的推船便是接送滇川两岸的村民,往来运送他们的货物、牲畜等。

曾经只能通过船和河流与外界连接。推船的人就是大家心目中的明星,岳学海就是明星中的明星。江中来往,威风凛凛,满江生辉。

从划木船到柴油机带动木船再到轮船,岳学海一次次捕捉到时代前进的足迹,与合伙人投资购买船舶,一家人依靠渡船,生活富足安逸。

金沙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急滩多,道路艰险难行,行船十分危险,岳学海从未出过一次事故。在那个车马慢、时光缓的时代,他家的渡船承载了无数两岸群众远行的雀跃,归家的急迫和江流绵延的乡愁。

岳学海和他的船。 记者 莫 娟 摄

2018年金东大桥修通前夕,渡了一辈子船的岳学海,面对水路即将被大桥取代,他心里五味杂陈。在这一叶扁舟上,岳学海与金沙江结下深深的情缘。50载的社会变迁,全浓缩在这碧波之中。

岳仕贵从父亲手里接过这艘轮船,如何盘活它成了他心中最大的梦想。“我从小在船上长大,一直跟着父亲行船,现在就想考一个船长证,蒙姑镇的旅游搞起来了,游客多了,若江边规划水上运动项目的话,挣钱的机会就更多了。”

伞花飞舞,畅游蓝天。9月28日,巧家县蒙姑镇滑翔伞基地试营业,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滑翔伞爱好者乘坐滑翔伞在自由翱翔中领略高峡平湖、感受湖滨巧家魅力。天空中伞花飞舞,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蔚为壮观。

国庆节期间,十里坪社区往来的游客熙熙攘攘,这让岳仕贵看到了盘活轮船的希望和商机。在他的构想中,把轮船改装成观光船重新装饰一番,只要船动起来,小日子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离十里坪社区不远的蒙姑集镇上,一家外表毫不起眼的餐馆,走进里面却别有洞天,100余平方米的房屋别具特色,一棵粗壮的榕树与房屋相依相伴,露台对面正是风景秀美的高峡平湖。店主吴开义也是从牛滚凼搬迁到十里坪社区的,这几年她潜心研究餐饮,店里的生意异常火爆,吸引着全国各地的食客。

不管是川菜、粤菜还是东北菜,只要你想吃没有她做不出来的,在她的店里你可以吃到烤全羊、烤乳猪、黄辣丁火锅,还能吃到海南的椰子鸡。这几年,因白鹤滩水电站、昭巧高速公路的建设,南来北往的人在她的店里用餐,她热情与客人沟通,了解客人的喜好和口味,精心为其烹制菜肴。周到的服务让她的餐馆声名远扬,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就餐。

吴开义盘点一天的营业收入。 记者 莫 娟 摄 

“十一”黄金周,蒙姑镇迎来了大批游客,7天时间吴开义的餐馆进账4万余元。看着家乡越来越好,游客络绎不绝,吴开义打心里高兴。招呼完客人,吴开义坐到了记者对面,滔滔不绝地谈起了自己这几年的移民生活。“客人只要来到我这里,来了一次他们不满意那就是我的问题,我会不断去琢磨改进,服务好食客,让他们对巧家的美食念念不忘。”她总是精益求精,不仅如此,在外品尝到味道可口的菜品,回来她要摸索着学着做,不断尝试新的菜品,让顾客满意。

一年前,政府动员村民把山地都种上树,她全力支持,她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这个地方因水而生,因水而美,金沙江的水就是我们的财富,荒山披上绿装,我们这里才更美。政府都在努力带动我们发展,招商引资让更多的项目落地,我们必须无条件支持,只有大家都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

移民在家门口就业。 记者 莫 娟

城里人的需求,对于农民来说就是商机。在吴开义心里,她规划的十里坪是像大理和丽江那样,希望巧家的蒙姑镇早日成为旅游的新爆点。游客可以携老扶幼到乡野田舍去,畅快地呼吸新鲜空气,感受金沙江的碧波浩渺,尝一尝地道的农家饭菜,疲惫得到了缓解,身心得到了放松。

白鹤滩水电站下闸蓄水后形成了天然的高峡平湖,独特的区位优势,让昭通爱自由体育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将滑翔伞基地建在了蒙姑镇。项目落地大朵村后,土地流转为当地群众直接创收7万余元,在文笔社区租赁房屋45套,给群众直接创收21.1万元。为当地群众提供临时就业岗位500个。

滑翔伞体验。

蒙姑镇飞行垂直落差有1280米,满足全年适飞的条件,发展滑翔伞运动的潜力巨大。昭通爱自由体育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琳浚说:“下一步还将开发120个就业岗位,每年增加1000余万元的工资性收入。同时,我们每年将为村集体经济公司创收100万元以上。正式运营后,还将通过游客体验、学员培训、举办赛事等,带动消费2000万元以上,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生活环境好了,交通便利了,移民群众的精气神也越来越足了。库区移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努力为群众办实事的方向。”文笔社区党委副书记皮明飞说,文笔社区依托当地秀美风光开发了乡村民宿,乡村旅游取得了显著成效,游客络绎不绝。村民依托农旅融合,日子越过越红火,文笔社区由原来的水库移民社区变身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社区。

翱翔蓝天。

不过,乡村旅游虽然有市场、能致富,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蒙姑镇的旅游之所以风生水起,当地移民之所以能从乡村旅游市场分一杯羹,是因为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历史厚重;是因为近年来,巧家县结合白鹤滩水电站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区建设,做好“水”文章,在谋划产业方面持续发力,发展景观农业、打造高科技产业、利用清洁能源、探寻人文历史、推进湖滨生态康养产业……

魅力巧家

每一笔资金,花在哪儿?如何花才能发挥其更大效益,是巧家县委、县政府精打细算的账。通过近两年来的持续“后扶”,巧家县已打造成一批美丽乡村项目,使移民及当地村民切实享受政策“红利”。随着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和一个个项目的落地,移民群众稳稳地扎下了根。他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昭通日报记者:莫娟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昭通日报社图视库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捐赠信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