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12-22 13:21“雷书记常常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谈心,一点架子都没有,和大家相处得就像亲人一样。她是政策的‘快递员’、群众的‘勤务员’、百姓的‘暖心人’,花桥村村民都知道来了一个办实事的驻村第一书记。”彝良县角奎街道花桥村驻村工作队队员郑明江感叹道。
花桥村下辖37个村民小组,有常住人口6289人,是彝良县角奎街道最大的村,也是村情民情最复杂,工作任务最繁重的地方。为了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更加熟悉每家每户的情况,雷会英提前数日与上一任驻村第一书记交接工作。“小到一个贫困户数据,她都会再三和我确认,组织派她下去,再正确不过了。”上一任驻村第一书记说。
驻村工作伊始,雷会英常常把花桥村村史稿、惠民政策等材料捧在手心、视若珍宝。毫无疑问,在面对群众时,她总能一字不漏地普及政策;在面对每一次的督查检查中,她一直是最经得起考验的那个人。
花桥村是外出务工人口大村,按照政策规定,省外务工人员每年可领取800元以上务工补贴,但是仍有部分群众不知道怎么领取。为了保证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福利,不漏一人,雷会英选择在群众休息的时候照着电话簿挨个拨打电话。“你好,我是花桥村驻村工作队的雷会英,请问你现在在哪里打工……”那段时间,每天晚上都能听到驻村工作队的办公室里传来一段又一段打电话的声音。截至目前,今年共收到370余份务工证明,群众获利370000余元。
雷会英说:“任务再繁重,涉及民生的工作一天也不能拖。”
花桥村老房村民小组的邱大叔,一家三口,以养牛为生,收入微薄,儿子又因干农活摔断脊柱瘫痪在床,全靠二老照顾。雷会英耐心地了解着邱大叔家的情况,仔细看看家里的粮食是否够吃,询问最近肉牛的价格,话语间全是对邱大叔一家的照顾和担心。
屋里的木门后,摆放着邱大娃早已破烂不堪的轮椅,两侧的扶手掉了漆,中间还夹杂着斑斑点点的铁锈。雷会英看了看,转头看着邱大叔哽咽地说:“我回去想想办法,再给大娃申请一台新的。”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回来后,雷会英立刻联系了民政部门,再三请求下终于为邱大娃争取到残疾困难救助物资的名额。邱大叔得知后红了双眼,一声声“雷书记”在屋子里回荡……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如何既让政策落地落实,又让群众理解接受?为了说服百姓,雷会英每天和镇上的干部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多次上门和村民交心谈心,通过答疑解惑让群众弄懂政策。
从驻村工作伊始到现在,雷会英与村“两委”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她踏遍了花桥村的每一个角落,留在村民家中、留在田间地头的脚印,发芽了,开花了,散发出浓郁的芳香。“她身上沾满的不是泥土,是对这片土地和花桥人民沉淀已久的炽热真情。”郑明江说。
昭通日报记者:唐龙泉飞 通讯员:郑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