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4-01-04 08:58养老服务关乎民生、连着民心。为有力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23年,市委、市政府将“惠老阳光工程”列入10件民生实事。一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每个县(市、区)改造建设1个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打造1个示范性老年幸福食堂,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500户,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至60%的总目标,把暖心服务送到了老年人心坎上……
“真是一年更比一年好!”2023年12月21日,在昭阳区社会福利院,75岁的刘其惠老人已经在这里住了13年,她早已习惯并喜欢上这里的生活,“每天四菜一汤,吃穿住都不用操心。对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护理人员更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老人们做游戏、看电影、下象棋、练书法等,减少了寂寞感,精神内涵更丰富了。
“把福利院的老人当自家老人来照顾,他们感到幸福,我们也安心。”养老服务,是情感上的双向奔赴。昭阳区社会福利院建成运行以来,272名特困供养人员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有了保障,他们的幸福感更强了。
“目前,我们福利院已经启动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除接收特困供养老人外,还面向社会接收有养老需求的老人。”昭阳区社会福利院院长张寿波介绍道。
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具有规范化、专业化、多元化等优势,能满足老年人不同的养老服务需求。截至2023年12月23日,鲁甸、巧家等11个县(市、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改造、新建)项目均已建成,为老年人提供了舒适、温馨的养老环境。
家住昭阳区龙泉街道官坝社区3组龙泰家园安置房的邹安芳老人视力一级残疾。2023年,在昭通市民政部门和社区的帮助下,83岁的邹安芳老人家里有了新变化:阳台上多了一把方便休息、晒太阳的凳子,浴室里配了一把沐浴椅,添置了一辆轮椅车……
适老化改造是根据老人的需求差异,以满足其起居需求为核心,改善居家生活照护条件,增强居家生活设施设备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的一项惠民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1724户,远超预定目标。
此外,在提升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方面,目前全市已有养老床位8052张,其中护理型床位5485张,护理型床位占比68%,已完成占比60%的目标。
家里需要改造,公共环境也要改造。家住昭阳区望海楼公园附近的段大爷喜欢拉二胡,每天午饭后,他都要到公园的花台旁拉上几曲。
省耕国学文化公园、望海楼公园、乌蒙水乡公园、元宝山城市体育公园……这些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优美的城市公园契合老年人的需求,吸引着他们走出家门。
“我很喜欢象棋,天气好就会来这里和朋友下棋。”在春晖社区老年活动中心,65岁的居民臧庆中正在看书,“这里的环境很好,让人心情舒畅!”
老年食堂尝出幸福滋味。春晖社区还有一个示范性老年幸福食堂。一到饭点,这里便饭香扑鼻、笑声阵阵,需要就餐的老年人不用为吃什么犯愁,也不用自己动手。据介绍,该食堂成立于2022年,覆盖春晖小区、枫园小区、环城北路社区等,覆盖范围内有3000多名老年人,60—90岁的老年人每餐收取6元,9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1个示范性老年幸福食堂,为老年人真正享受到简便、快捷、干净、实惠的用餐服务提供了保障,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尝到了幸福的滋味。
愿景变实景,“养老”变“享老”。“我们将结合实际,努力打造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打造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立高质低价、可及度高、服务能力强、覆盖面广、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把实实在在的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推进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发展。”谈及下一步的打算,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负责人吕才春如是说。
昭通日报记者:罗 丹